学历
1973. 03 ~ 1979. 02 延世大学医学学士
1989. 09 ~ 1991. 08 汉阳大学医学硕士
1991. 03 ~ 1994. 02 高丽大学医学博士
经历
1986 ~ 1989 延世大学医学院延世大学医院心脏内科研究讲师
1989 ~ 1993 蔚山大学医学院心脏内科助理教授
1992 ~ 1993 美国贝勒大学心脏内科助理教授
1996 ~ 2002 巍山医学院首尔峨山医院心脏中心循环系统内科科长
2000 ~ 现在 蔚山大学医学院心脏内科教授
2008. 09 ~ 2009. 11 心脏病中心所长
2009. 02 ~ 2011. 07 首尔峨山医院心绞痛/心肌梗塞疾病中心所长
2009. 11 ~ 2015. 08 首尔峨山医院心脏医院院长
非糖尿病性多血管动脉疾病也可通过旁路手术降低死亡率
研究结果显示,在未引发糖尿病的多分支冠状动脉疾病中进行冠状动脉旁路术相比通过药物放射支架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脏器死亡的危险性更低。
蔚山大学医学院的朴勝挺教授组将2例随机比较实验的共1,275名患者的数据进行的荟萃分析结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进行了发表。
据说糖尿病患者的多分支冠状动脉疾病的脏器生存率,进行旁路手术时,相比进行介入治疗的生存率更高。但是,非糖尿病患者的数据不足。
结果,整体死亡危险旁路手术组相比介入治疗组更低(危险比例0.65)。将条件局限于心脏坏死时,也会产生相同的结果。
另外,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危险比例0.40)以及血管血液循环再造术的重复施行的比例很低。然而,脑卒中的发病率在两组没有明显的差别。(危险比例1.13)
Medical tribune 2016.07.27
首尔峨山医院开启新的经皮大动脉瓣膜置换术
大规模研究高危和低危性患者不切开胸部,进行活体吸收型支架
“未来,我们会在中等度危险人群和低危险人群身上积极施行经皮冠状动脉旁路术。在冠状动脉疾病治疗中开启了新的历史。”
创下“首次,最多”记录,并提升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水平的首尔峨山医院,专注于开发新型技术及研究,展现出了心血管介入治疗一流医疗机构的面貌。
首尔峨山医院心脏内科朴勝挺教授在7日与记者见面时,关于TVRA(经皮大动脉瓣膜置换术)表示:“在2010年国内首次进行第一例手术以后,截止2015年12月,共为200余名患者成功进行了手术。”
过去,只为高危人群进行了手术,但是我们期待现在为低危险人群也进行不切开胸部的经皮大动脉瓣膜置换术,这是非常值得鼓舞的。
因此,治疗的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迎接100岁时代,我们相信患者可以更加方便的接受治疗。
根据2011年欧洲13个国家实行的研究,即可看出TRVA占大动脉粘连治疗的3.4-3.6%。
Daily medi 2016.04.08
首尔峨山医院引领“活体可吸收型心脏支架”
国内首次进行,突破100例,成功率100%
据说,首尔峨山医院主打与以往支架不同的、可在手术1-2年后可全部吸收的“活体可吸收型心脏支架手术”。
以往药物洗脱支架拥有金属存留在体内一生的缺点。另外,若需要植入多个支架,因残留的金属,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或很难进行手术。
近期,进行了大量克服这种难题的“活体可吸收型心脏支架”手术,在国内,首尔峨山医院是首次进行的。
首尔峨山医院Park Deoku教授(心绞痛、心肌梗塞中心)在过去与记者见面时叙述到:“药物洗脱支架在数年后,会因残存的支架而导致支架栓塞,并因长期服用抗血小板制剂,可增加出血的危险性,因此是有限制的。”
接着Park教授又说到:“但是,活体可吸收性支架会在手术1-2年后全部吸收,拥有过可恢复冠状动脉血管扩张等原有功能的优点”。
另外,还拥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血管内径变大,因栓塞而再次进行手术或进行手术时,相对更加容易的优点。
接着Park教授强调:“支架可吸收会减少栓塞的危险性并可减少抗血小板制剂的服用期间,可降低出血的危险性。”
首尔峨山医院写下了国内首次的记录,并创下了国内首次并突破100余例手术的记录。成功率为100%
心脏病医院院长朴勝挺教授说到:“活体可吸收型支架手术是在进入身体以后全部消失,因此开创了新的治疗方法。相比长期植入支架,此方法是更加优秀的。拥有在吸收后可积极进行2次治疗的优点。”
Medipana 1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