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主动脉瓣位于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有阻止主动脉的血液逆流到左心室的作用。主动脉瓣狭窄是主动脉瓣膜因某种原因致狭窄,从心脏移动到全身的过程中出现障碍,为了补偿心脏更加加强了收缩的状态。结果日积月累新脏肌肉肥厚因此心脏功能异常随之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及晕厥等症状。
病因
- 先天性主动脉瓣结构异常
- 主动脉瓣钙化(退行性)
- 病情较轻时不出现症状
- 病情超过中等程度以上时,出现眩晕,胸痛,晕厥等症状
1. 超声心动图
- 大多数瓣膜疾病中通过胸部检查的颈胸超声心动图能做出明确的诊断
- 超声心动图图像不好或为更明确的检查补充实施将超声探头置入食道内,通过食道观察心脏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2. 心导管检查术
- 为需进行手术的主动脉瓣狭窄的确诊及得到重症程度准确的信息实施
- 局部麻醉下通过腿上的血管(股动脉)插入无菌处理的细导管,利用X线透视测量心脏内各区域的压力和氧饱和度的检查
1. 瓣膜成形术
- 将病变的瓣膜给予修复维持自体瓣膜的成形手术
2. 瓣环成形术
- 为阻止瓣膜成形的同时瓣膜的瓣环扩张,利用人工环或缝合线收缩瓣环的手术
3. 组织瓣膜置换术
- 给不能做瓣膜成形术的患者,插入猪或牛的瓣膜组织的手术
- 组织瓣膜的寿命是15年左右,因此主要用于高龄患者(65岁以上)
- 因生成血栓的危险性小,选择性的应用于服用抗凝固剂困难的患者
4. 金属瓣膜置换术
- 利用半永久性金属瓣膜的瓣膜置换术
- 缺点为终身服用抗凝固剂
主动脉瓣疾病大部分原因是退行性,因此一次性预防疾病本身不容易。患有主动脉瓣膜疾病的患者为了防止疾病进一步严重需要定期服用药物,彻底预防心内膜炎。患有疾病的患者需要遵从负责循环内科主治医生的意见